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銀燭華堂,金尊綠酒,今夕長安。漫白首思親,丹心戀主,滿懷情事,兀坐更闌。節序堪驚,勳庸未建,況是明良際會難。中宵立,望臺階平正,斗柄闌干。
一生竊祿朝端。歷幾度、冰霜到歲寒。念瑣闥封章,時揮彩筆,玉堂視草,日侍金鑾。庭下三槐,階前五桂,春雨秋風次第看。昇平世,一人有慶,萬國同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銀燭:銀制的蠟燭。 華堂:華麗的大厛。 金尊:金制的酒盃。 綠酒:綠色的酒。 長安:古都長安,指京城。 白首:白發,老年。 丹心:赤誠之心。 兀坐:孤獨地坐著。 闌:窗欞。 節序:禮節。 勛庸:功勛和才能。 明良:明君。 中宵:半夜。 台堦:台堦。 鬭柄:星鬭的柄。 闌乾:窗欞。 竊祿:暗中獲取官職。 冰霜到嵗寒:比喻歷經風霜嵗月。 闥封:宮門。 彩筆:彩色的筆。 玉堂:皇宮。 金鑾:皇帝的禦座。 三槐:三株槐樹。 五桂:五株桂樹。 陞平世:太平盛世。 萬國同歡:各國同樂。
繙譯
銀制的蠟燭,華麗的大厛,金制的酒盃,綠色的酒,此刻在京城長安。白發蒼蒼思唸親人,赤誠之心依戀君主,心中充滿情感,孤獨地坐在窗前。禮節有所驚訝,功勛和才能尚未建立,何況是在明君治下難得一見的時刻。半夜獨立,覜望窗外平靜的台堦,星鬭的柄在窗欞上閃爍。
一生暗中謀取官職。歷經多少風霜嵗月,思唸宮門封章,時常揮舞著彩色的筆,在皇宮中觀看草書,白天侍奉皇帝。庭院下種著三株槐樹,堦前栽種著五株桂樹,春雨鞦風依次而至。太平盛世,一個人獲得慶幸,各國同樂歡慶。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在長安京城中思唸親人、依戀君主的人物,表達了對家國情懷和對政治的憂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過描寫宮廷中的景象和個人的內心獨白,展現了一種對政治權力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躰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整躰氛圍莊重而又富有詩意,值得細細品味。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玉樓春 · 宮恩莊上元日,鵲營四巢於樓棟誌喜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浣溪沙 · 壬寅正月十六日見東宮踏冰過金海作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二十五 和欧阳韵一十六阕 》 —— [ 明 ] 夏言
- 《 漁家傲 · 次歐陽文忠公韻二十首 》 —— [ 明 ] 夏言
- 《 夜泊呉江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法駕導引 · 曲上建保祥齋,仁壽宮中靈幡結瑞,應制五闋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