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送蔡都御史巡撫山東

· 夏言
瑣闥英僚,杏園仙侶,廿載交承。念霄漢飛騰,冠裳爭羨,風波獨立,夢寐堪驚。聖主憐才,老天留我,玉帶今朝送子行。離亭酒,也須拚盡醉,莫惜深傾。 丈夫有志功名。願白首、丹心答聖明。喜節鉞東征,遠山雲靜,樓船南下,新水河平。問訊閭閻,觀風闕里,白日青天岱嶽橫。望中原,好徐徐攬轡,早見澄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瑣闥(suǒ tà):指瑣細的門窗。英僚(yīng liáo):指傑出的官員。冠裳(guān shang):指古代的禮服。聖主:指皇帝。玉帶:古代官員的身份象徵。丹心:指忠誠的心。喜節:指喜慶的日子。鉞(yuè):古代的一種兵器,這裏指權杖。閭閻(lǘ yán):指鄉里的官吏。闕(què):指宮殿。中原:指中華大地。

翻譯

瑣細的門窗,傑出的官員,像是在杏園裏結伴的仙侶,二十年來互相傳承。想起蒼穹之上飛翔的仙鶴,身披華麗的禮服爭相羨慕,風浪中獨自屹立,白天做夢也覺得驚心動魄。聖明的君主珍愛人才,老天留住了我,今天身披玉帶送別兒子出行。在離別的亭臺上,也要豁出去盡情痛飲,不要吝惜傾盡心中的情感。

有志向的男子立下功名志向,願意以白髮、赤誠迴應聖明的召喚。歡慶的日子裏,權杖指向東方征戰,遠山的雲靜悄悄,樓船向南航行,新水河面平靜如鏡。詢問鄉里的官吏,觀望宮殿的闕里,白日下青天之上,岱嶽山脈橫亙。眺望中原大地,慢慢地牽起繮繩,期待早日見到那澄清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才華橫溢的官員蔡都御史的送別之情,讚美了他的才華和志向。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厚誼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通過對古代官員的身份象徵和壯志豪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蔡都御史的敬佩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他未來事業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事業的珍視和讚美。

夏言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