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答王浚川司馬
我有先天氣,日日透三關。走上崑崙絕頂,奔入絳宮安。飛灑鴉橋甘露,凝結玄珠黍米。八九互回還。風雷起中夜,龍虎護初丹。
又何妨,鉛汞老,藥苗殘。靜裏調停心息,呼吸自閒閒。出入原通橐龠,烹薰不須壚竈,水熱火偏寒。興來遊八極,醉裏度三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崑崙(kūn lún):傳說中的一座神山。
- 絳宮(jiàng gōng):傳說中的仙境。
- 鴉橋(yā qiáo):傳說中的一座橋名。
- 玄珠(xuán zhū):神話中的一種寶珠。
- 黍米(shǔ mǐ):古代的一種糧食作物。
- 風雷(fēng léi):指風聲和雷聲。
- 龍虎(lóng hǔ):指龍和虎,象徵神靈。
- 初丹(chū dān):指初生的太陽,也指煉丹術中的一種狀態。
- 鉛汞(qiān gǒng):指陰陽兩氣,古代煉丹術語。
- 藥苗(yào miáo):指藥草的幼苗。
- 調停(tiáo tíng):調和安定。
- 橐龠(tuó yuè):古代盛酒的器皿。
- 烹薰(pēng xūn):炙烤薰燒。
- 壚竈(lú zào):古代煉丹術中的爐竈。
- 八極(bā jí):指八方位。
- 三山(sān shān):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
翻譯
水調歌頭 · 答王浚川司馬
我擁有與生俱來的氣質,每天穿越三關。登上崑崙山巔,衝入絳宮安居。灑下鴉橋上的甘露,凝結出玄珠和黍米。八九次往復。風雷在午夜驟起,龍虎護衛初生的太陽。
又有何妨,陰陽之氣老去,藥草幼苗殘缺。在寧靜中調和心靈,呼吸自然從容。出入自如如同橐龠,烹薰無需爐竈,水熱火卻偏寒。興致來了遊走八方,醉意中穿越三座名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超凡脫俗的境界和神祕的修煉之路。通過描寫登臨神山、進入仙境、飛躍橋樑、凝結寶珠等奇幻場景,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如龍虎、初丹等,增添了神祕感和超凡氣息。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嚮往和表達。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鵲橋仙 · 中秋白鷗園賞月,次陳大尹三首 》 —— [ 明 ] 夏言
- 《 行香子 · 答楊正郎儀惠古今詞抄 》 —— [ 明 ] 夏言
- 《 法駕導引 · 曲上建保祥齋,仁壽宮中靈幡結瑞,應制五闋 》 —— [ 明 ] 夏言
- 《 西江月 · 次朱希真三闋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浣溪沙 · 壬寅正月十六日見東宮踏冰過金海作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法駕導引 · 曲辛丑夏,仁賽宮醮壇鶴降,應制五闋 》 —— [ 明 ] 夏言
- 《 玉樓春 · 宮恩莊上元日,鵲營四巢於樓棟誌喜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