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春山積雨圖
元章不作房山死,誰寫雲山縑素裏。
耳畔如聞滴瀝聲,眼中似見嵐煙起。
濃雲朦?樹無根,澗水奔流野色昏。
竟日風霾渾失晝,行人何處辨孤村。
畫圖如此雖堪惜,莫貯囊中珍十襲。
只恐時時風雨來,生綃一幅淋漓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章:指元代畫家王冕,字元章。
- 房山:指元代畫家黃公望,號房山。
- 縑素:古代用來寫字的細絹。
- 滴瀝:形容水滴聲。
- 嵐菸:山中的霧氣。
- 朦?(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樣子。
- 風霾:風沙和霧霾。
- 渾失晝:完全失去了白天的明亮。
- 孤村:孤零零的村莊。
- 珍十襲:珍藏十層。
- 生綃:未經過染色的絲綢。
- 淋漓溼:形容溼透的樣子。
繙譯
元代的王冕和黃公望都已不在,誰能在這細絹上描繪出雲山的美景呢? 耳邊倣彿能聽到水滴的聲音,眼前似乎能看到山中的霧氣陞起。 濃密的雲霧讓樹木看起來模糊無根,山澗的水流在野色中奔騰,使得景色昏暗。 整日風沙和霧霾使得白天都失去了明亮,行人又該如何辨別那孤零零的村莊呢? 這樣的畫圖雖然令人惋惜,但也不要珍藏得太深。 衹怕時不時會有風雨來,使得這未染色的絲綢畫佈溼透淋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一幅春山積雨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和對畫作的珍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滴瀝聲”、“嵐菸起”、“朦?樹無根”等,生動地再現了畫中的景致。同時,通過對畫作的珍藏和擔憂風雨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藝術作品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徐熥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與藝術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