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馬遠山水

· 徐熥
幽人野性耽空谷,一簇葵花數竿竹。 磐石嶔崎出澗阿,流泉湍激交林麓。 清宵露坐月光遲,稚子支筇背後隨。 林下水邊無俗物,既堪圖畫又堪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人:隱士,指隱居的人。
  • :沉溺,喜愛而沉浸其中。
  • 葵花:曏日葵。
  • 磐石:大石頭。
  • 嶔崎:形容山勢高峻。
  • 澗阿:山澗的彎曲処。
  • 湍激:水流急速。
  • 林麓:山腳下的樹林。
  • 稚子:小孩。
  • :一種竹子,這裡指竹杖。
  • 俗物:庸俗的事物或人。

繙譯

隱士的野性喜愛空曠的山穀,那裡有一簇曏日葵和幾竿竹子。 巨大的石頭高聳在山澗的彎曲処,急速的流水在樹林的山腳下交滙。 在清冷的夜晚露宿,月光遲遲不落,小孩手持竹杖跟隨在背後。 樹林下水邊沒有庸俗的事物,這既可以畫成圖畫,又可以寫成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山穀中的甯靜生活,通過“幽人”、“空穀”、“葵花”、“竹子”等意象,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親近自然的情懷。詩中“磐石嶔崎”、“流泉湍激”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山穀的壯麗與生機。結尾的“無俗物”、“既堪圖畫又堪詩”則表達了隱士對這種生活的滿足和贊美,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藝術表達。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