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 徐熥
一天秋色露華清,獨倚妝臺別恨生。 錦字緘愁過薊水,寒衣將淚到遼城。 夢迴萬里金微路,腸斷三更玉篴聲。 起視明河人不見,朔雲邊月總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露華:露水的美稱。
  • 妝臺:梳妝檯。
  • 錦字:指書信。
  • 緘愁:封存思念之情。
  • 薊水:指薊州(今河北薊縣)附近的水域。
  • 遼城:指遼東城,今遼寧省遼陽市。
  • 金微路:指邊疆的遙遠之路。
  • 玉篴:玉製的笛子,這裏指笛聲。
  • 明河:銀河。
  • 朔雲邊月:北方的雲和邊疆的月亮。

翻譯

秋天的天空下,露水清冷,我獨自倚在梳妝檯邊,心中充滿了離別的哀愁。 我封存着思念的書信,越過了薊州的水域,寒冷的衣物帶着淚水,到達了遼東城。 夢中回到了萬里之外的邊疆之路,深夜裏,三更時分,笛聲讓我心碎。 起身看向銀河,卻看不到那個人,北方的雲和邊疆的月亮,都牽動着我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裏一位女子因思念遠方的愛人而感到的孤獨和哀愁。詩中,「一天秋色露華清」以秋天的清冷露水爲背景,烘托出女子的孤寂心情。通過「錦字緘愁」和「寒衣將淚」等細節,表達了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思念和無盡的憂愁。最後兩句「起視明河人不見,朔雲邊月總關情」則進一步以銀河、北雲和邊月爲象徵,抒發了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掛念和無法釋懷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徐熥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