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

· 徐熥
芳英灼灼葉蓁蓁,倒影雕欄態更新。 忽遇燈光成幻境,倩將月色爲傳神。 分明鏡裏看珠翠,彷佛帷中見玉人。 世界陰晴元不定,可憐生滅總非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灼灼(zhuó zhuó):形容花色鮮豔明亮。
  • 蓁蓁(zhēn zhēn):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雕欄:雕花的欄杆。
  • (qiàn):請,央求。
  • 傳神:形容描繪或表達非常生動,能夠傳達出事物的精神實質。
  • 珠翠:珍珠和翡翠,常用來比喻華麗的裝飾。
  • 彷佛(fǎng fú):似乎,好像。
  • 帷中:帳幕之中。
  • 陰晴:天氣的陰暗和晴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 生滅:生命的產生和消亡。

翻譯

花朵鮮豔奪目,葉子茂盛繁密,倒映在雕花的欄杆上,姿態更顯新穎。突然遇到燈光的照射,一切都變成了幻境,央求月光來爲這景象增添神韻。清晰地像在鏡子裏看到珍珠和翡翠般的華麗裝飾,彷彿在帳幕中見到美麗的女子。世界上的陰晴變化本就不定,可憐這些生命的產生和消亡,總是不真實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花影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表達了世事無常和生命虛幻的主題。詩中「芳英灼灼葉蓁蓁」描繪了花的豔麗和葉的茂盛,而「倒影雕欄態更新」則巧妙地通過倒影增添了新的美感。燈光和月色的交替使用,不僅營造了幻境般的效果,也深化了主題的表達。最後兩句直接點明瞭世界的變幻無常和生命的虛幻,使得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