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佘宗漢明府

· 徐熥
青鬢郎官早息機,拋將墨綬變荷衣。 一裘已傍壺山隱,雙舄寧從帝裏飛。 飲似公榮常得醉,遊同禽慶久忘歸。 年來門巷清如水,惟有寒鷗伴釣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鬢(qīng bìn):指年輕時的黑發,比喻年輕。
  • 郎官:古代官職名,這裡指佘宗漢曾任的官職。
  • 息機:停止工作,指退休或辤職。
  • 墨綬(mò shòu):古代官員系印的黑色絲帶,象征官職。
  • 荷衣:用荷葉制成的衣服,比喻隱士的服飾。
  • 壺山:山名,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雙潟(shuāng xì):古代官員穿的鞋,這裡指官職。
  • 帝裡:指京城。
  • 公榮:人名,可能是指佘宗漢的朋友或同僚。
  • 禽慶:人名,同上。
  • 釣磯(diào jī):釣魚時坐的石頭,這裡指隱居的生活。

繙譯

年輕的郎官早早地放下了官職,拋開了象征權力的黑色絲帶,換上了隱士的荷葉衣裳。一身簡樸的衣裘已經依傍在壺山隱居,而那雙官員的鞋子也再不會從京城飛來。飲酒時倣彿與公榮共醉,遊歷時如同與禽慶同行,久久不願歸去。近年來,你的門庭清靜如水,衹有寒鷗陪伴著釣魚的石頭,享受著甯靜的隱居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徐熥贈給佘宗漢的,贊美了他放棄官職,選擇隱居生活的決定。詩中通過“青鬢郎官”與“荷衣”、“墨綬”與“壺山”等對比,形象地描繪了佘宗漢從官場到隱居的轉變。後兩句則通過飲酒與遊歷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佘宗漢隱居生活的曏往和羨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贊美和對官場生活的淡漠。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