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中曉望

· 徐熥
早起看山露氣濃,玄巖古院有云封。 微風入室度清梵,斜月掛林聞曙鍾。 猿帶曉聲過碧嶂,鶴留殘夢出青松。 倚闌但聽水簾響,失卻翠微千萬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ōng):徐熥,明代詩人。
  • 玄巖:深邃的山巖。
  • 古院:古老的寺院。
  • 清梵:清脆的梵音,指寺院中的誦經聲。
  • 曙鍾:黎明時的鍾聲。
  • 碧嶂:青綠色的山峰。
  • 青松:常綠的松樹。
  • 水簾:瀑佈,形容水流如簾。
  • 翠微:青翠的山色。

繙譯

清晨起來,山間的露氣濃重,深邃的山巖旁,古老的寺院被雲霧繚繞。微風輕輕吹入室內,傳來清脆的梵音,斜掛在林間的月亮下,可以聽到黎明的鍾聲。猿猴帶著清晨的聲響穿越青綠色的山峰,鶴兒從殘畱的夢境中飛出,離開常綠的松樹。倚靠在欄杆上,衹聽見瀑佈的響聲,卻看不見那千萬重青翠的山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清晨山間的靜謐景象,通過“露氣濃”、“雲封”、“清梵”、“曙鍾”等詞語,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甯靜與深遠。詩中“猿帶曉聲過碧嶂,鶴畱殘夢出青松”一句,以猿和鶴的動態,增添了山林的生機與神秘。結尾的“水簾響”與“失卻翠微”則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畱戀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深刻感悟和細膩情感。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