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子卿

· 徐熥
萋萋芳草滿汀洲,爲念王孫獨倚樓。 易水悲風孤客淚,潞河寒雨一歸舟。 征途入夜勞鄉夢,野店逢春憶舊遊。 獻賦不須嗟未達,於今世路總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這裏指陳子卿。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古代常用來象徵離別之地。
  • 潞河: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這裏指陳子卿歸途所經之地。
  • 征途:遠行的路途。
  • 鄉夢:思鄉的夢境。
  • 野店:鄉村的小客棧。
  • 獻賦:指向朝廷獻上自己的文學作品,以求得官職。
  • (jiē):嘆息。
  • 未達:未得到官職或未實現願望。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世事無常。

翻譯

茂盛的芳草覆蓋了水中的小洲,我獨自倚在樓上,心中惦念着陳子卿這位貴族子弟。 易水邊的悲風讓孤獨的旅人落淚,潞河上的寒雨伴隨着一葉歸舟。 在夜間的旅途中,思鄉之情化作了夢境,在鄉村的小客棧裏,回憶起往日的遊歷。 不必嘆息自己的文學作品未被朝廷賞識,因爲現今的世道總是變化無常。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陳子卿的深切思念以及對旅途艱辛和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萋萋芳草」與「獨倚樓」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與對友人的思念。易水和潞河的描寫,不僅描繪了旅途的淒涼,也隱喻了人生的離別與歸途。末句「於今世路總悠悠」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無奈與感慨,體現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