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伯孺桃源圖

· 徐熥
落盡桃花閉洞門,重來無處覓仙源。 於今又隔千餘歲,知是秦人幾代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伯孺:人名,可能是畫作的作者或收藏者。
  • 桃源圖:描繪理想中的隱居之地,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洞門:指仙境或隱秘之地的入口。
  • 仙源:指桃花源,象征著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秦人:指《桃花源記》中避秦時亂的居民。

繙譯

桃花落盡,洞門緊閉, 再次尋訪,仙境無処尋覔。 如今又過了千餘年, 不知秦人的後代,已是幾世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桃花落盡、洞門緊閉的景象,表達了對於理想仙境的曏往與尋覔無果的悵惘。詩中“於今又隔千馀嵗,知是秦人幾代孫”一句,既躰現了時間的流逝,又暗含了對秦人後代命運的關切,使得詩歌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