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慮

· 韓偓
息慮狎羣鷗,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鄉愁。 道向危時見,官因亂世休。 外人相待淺,獨說濟川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息慮:停止思慮,指放下煩惱。
  • :親近而不莊重。
  • 行藏:行爲和藏匿,指人的行爲和隱居。
  • :應該,應當。
  • :適合,適宜。
  • 酒病:因飲酒而生病。
  • 道向:道理的方向,指在困難時期的處世之道。
  • 危時:危險的時候。
  • 官因:因爲做官。
  • 亂世:動盪不安的時代。
  • 外人:指非親近的人。
  • 相待:對待。
  • 獨說:獨自說。
  • 濟川舟:渡河的船,比喻幫助他人渡過難關。

翻譯

停止思慮,與羣鷗親近,行爲和隱居都應當自由自在。 春寒時節,適合因酒生病,夜雨勾起了對家鄉的愁思。 在危險的時候,才能看出真正的處世之道,因爲亂世,做官也該休止。 外人對待我淺薄,我獨自說,願意幫助他人渡過難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亂世中尋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生活態度。詩中,「息慮狎羣鷗」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通過「春寒宜酒病,夜雨入鄉愁」,作者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內心情感結合,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後兩句則反映了作者對亂世的無奈和對真正處世之道的追求,以及願意在困難時刻伸出援手的善良本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獨特的人生觀。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