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行送洛陽韋七明府

· 顧況
始上龍門望洛川,洛陽桃李豔陽天。 最好當年二三月,上陽宮樹千花發。 疏家父子錯掛冠,梁鴻夫妻虛適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門:洛陽的著名景點,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 洛川:即洛水,流經洛陽。
  • 上陽宮:唐代洛陽的宮殿,位於洛水北岸。
  • 疏家父子:指東漢時期的疏廣、疏受父子,因不滿官場而辭官。
  • 錯掛冠:指辭官不仕。
  • 梁鴻夫妻:東漢時期的梁鴻與妻子孟光,因不滿時政而隱居。
  • 虛適越:指梁鴻夫妻原本打算去越地(今浙江一帶)隱居,但最終未去。

翻譯

初次登上龍門,眺望洛水,洛陽的桃李在豔陽天裏盛開。 最美好的時光是當年的二三月,上陽宮的樹上開滿了千朵萬朵的花。 疏家父子錯誤地掛起官帽辭官,梁鴻夫妻原本打算去越地隱居,卻終究未能成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洛陽春天的美景,通過龍門、洛川、上陽宮等地的描繪,展現了洛陽春天的生機與繁華。詩中提到的疏家父子和梁鴻夫妻,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的不滿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