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竿歌

· 顧況
宛陵女兒擘飛手,長竿橫空上下走。 已能輕險若平地,豈肯身爲一家婦。 宛陵將士天下雄,一下定卻長稍弓。 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 盤旋風,撇飛鳥,驚猿繞,樹枝嫋。 頭上打鼓不聞時,手蹉腳跌蜘蛛絲。 忽雷掣斷流星尾,矐睒劃破蚩尤旗。 若不隨仙作仙女,即應嫁賊生賊兒。 中丞方略通變化,外戶不扃從女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宛陵:古地名,今安徽宣城。
  • 擘(bāi):分開,這裏指用力。
  • 飛手:形容動作敏捷。
  • 稍弓:古代的一種弓。
  • 騰蹋:跳躍。
  • 反綰(wǎn):反綁。
  • 嫋(niǎo):搖曳。
  • 蹉(cuō):跌倒。
  • 矐睒(huò shǎn):形容閃電的光。
  • 蚩尤旗: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旗幟,這裏比喻閃電。
  • 中丞:古代官職名,這裏指詩中的女子。
  • 扃(jiōng):關閉。

翻譯

宛陵的女兒有着敏捷的飛手,長竿在空中橫跨,上下自如地行走。她已能輕鬆地面對危險如同平地,怎肯只做一個平凡的家庭婦女。宛陵的將士天下聞名,一箭定江山,長弓不動如山。她翻身掛在空中,恣意跳躍,反綁着髮髻,隨着旋風盤旋。盤旋的風,揮手間彷彿能撇開飛鳥,驚猿繞樹,樹枝搖曳。頭上打鼓卻渾然不覺,手跌腳蹉,如同被蜘蛛絲纏繞。忽然雷電劈斷流星的尾巴,閃電劃破天際,如同蚩尤旗一般。若不是隨仙人成爲仙女,就應嫁給賊人,生下賊子。中丞的策略通達變化,家門不閉,任由女兒出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宛陵女兒的英勇形象,她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不滿足於平凡的家庭生活,渴望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勇氣。詩中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誇張的比喻,展現了她的非凡能力和不羈個性。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傳統女性角色的挑戰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整體上,詩歌語言生動,意境開闊,表達了對女性獨立和自由精神的讚美。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