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途經華嶽應制

· 蘇頲
朝望蓮華嶽,神心就日來。 晴觀五千仞,仙掌拓山開。 受命金符葉,過祥玉瑞陪。 霧披乘鹿見,雲起馭龍回。 偃樹枝封雪,殘碑石冒苔。 聖皇惟道契,文字勒巖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蓮華嶽:即華山,因其山形似蓮花,故又稱蓮華嶽。
  • 五千仞:形容山極高,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仙掌:指華山的奇特山峯,形似手掌。
  • 金符葉:指皇帝的詔令或符命。
  • 玉瑞:吉祥的徵兆。
  • 馭龍:駕馭龍,古代常用來形容帝王或高官的威嚴。
  • 偃樹:倒伏的樹木。
  • 道契:道義上的契合。
  • 勒巖隈:在山岩的彎曲處刻字。

翻譯

早晨望着那蓮花般的華山,神聖的心隨着太陽一同升起。 晴朗的天空下,眺望那高達五千仞的巍峨山峯,仙人的手掌彷彿撐開了山門。 接受了皇帝的詔令,吉祥的徵兆隨之而來。 霧氣散開,乘鹿可見,雲層升起,駕馭龍回。 倒伏的樹木上覆蓋着雪,殘破的碑石上長滿了苔蘚。 聖明的皇帝與道義相契合,文字刻在山岩的彎曲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華山的壯麗景色,並通過神話傳說的元素,如「仙掌拓山開」、「馭龍回」,賦予了山嶽以神祕和神聖的色彩。詩中「受命金符葉,過祥玉瑞陪」體現了皇帝的威嚴和吉祥的徵兆,而「聖皇惟道契,文字勒巖隈」則表達了皇帝與道義的契合,以及對歷史的銘記。整體上,詩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讚美,展現了詩人對皇帝的忠誠和對國家繁榮的祝願。

蘇頲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碩。蘇瑰子。幼敏悟強記。武則天時擢進士第。累遷中書舍人。襲封許國公,號“小許公”。玄宗開元間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與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與燕國公張說並稱爲“燕許大手筆”。罷爲禮部尚書,卒諡文憲。有集。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