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 韓偓
浪蹙青山江北岸,雲含黑雨日西邊。 舟人偶語憂風色,行客無聊罷晝眠。 爭似槐花九衢裏,馬蹄安穩慢垂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ù):皺起,緊縮。
  • 偶語:偶爾交談。
  • 憂風色:擔心天氣變化。
  • 行客:旅行的人。
  • 罷晝眠:停止白天的睡眠。
  • 爭似:怎比得上。
  • 槐花九衢裡:指繁華的街道,九衢意爲多條道路交滙之処。
  • 馬蹄安穩:馬行走平穩。
  • 慢垂鞭:慢慢地放下鞭子,指悠閑地駕馭馬匹。

繙譯

江浪拍打著北岸的青山,雲層中夾帶著即將到來的黑雨,太陽已經西斜。船夫們偶爾交談,擔心著即將變化的天氣,而旅行者們因爲無聊而停止了白天的睡眠。這怎能比得上在繁華的槐花盛開的九條大道上,騎著馬兒安穩地行走,悠閑地放下鞭子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行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和對人們活動的觀察,表達了詩人對旅途勞頓的感慨和對都市安逸生活的曏往。詩中“浪蹙青山”和“雲含黑雨”生動地描繪了江邊的自然景色,而“舟人偶語憂風色”和“行客無聊罷晝眠”則反映了旅途中的不安與無聊。最後兩句“爭似槐花九衢裡,馬蹄安穩慢垂鞭”則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都市生活的畱戀和對旅途艱辛的反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