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紅兒詩

· 羅虯
能將一笑使人迷,花豔何須上大堤。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疏屬:指稀疏的隸屬關係,這裏比喻爲稀疏的景物。
  • 巫峽路:巫山巫峽,泛指長江三峽一帶,以其險峻著稱。
  • 洛川:即洛水,流經洛陽,這裏指洛水流域的美景。
  • 武陵溪: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理想國,代表人間仙境。

翻譯

她的笑容足以讓人迷醉,花朵的豔麗又何須盛開在大堤之上。 稀疏的景物如同巫山巫峽的道路,洛水流域的美景真像是武陵溪中的仙境。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女子的笑容之美,將其比作無需外在環境襯托的自然之美。詩中通過「疏屬便同巫峽路」和「洛川真是武陵溪」的比喻,將女子的笑容與巫山巫峽的險峻、洛水流域的美景以及武陵溪的仙境相提並論,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笑容的極高評價,認爲其美貌足以超越自然界的美景,達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羅虯

唐台州人。懿宗鹹通中,與羅鄴、羅隱齊名,時號三羅。累舉不第。僖宗廣明以後,爲鄜州李孝恭從事。傳有妓杜紅兒,善音聲,虯請歌,不答。虯怒,拂衣而起,詰旦手刃之。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豔才德者,作絕句百篇,以比紅兒,號《比紅兒》詩,當時盛傳。 ► 103篇诗文

羅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