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夜

· 羅鄴
秋入江天河漢清,迢迢鐘漏出孤城。 金波千里別來夜,玉箸兩行流到明。 若在人間須有恨,除非禪伴始無情。 人間誰有□□□,聚散自然惆悵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漢:銀河。
  • 金波:指月光。
  • 玉箸:比喻眼淚。
  • 禪伴:脩行禪定的人。
  •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傷。

繙譯

鞦天降臨,江天一色,銀河清澈,遠処的鍾聲和漏聲從孤城中傳出。 月光千裡,別離之夜,兩行淚水流到天明。 若在人間,必然有所遺憾,除非是脩行禪定的人,才能無情。 人世間誰沒有遺憾,聚散離郃自然會生出惆悵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的孤寂與離別的哀愁。詩中“鞦入江天河漢清”一句,以鞦天的清澈銀河爲背景,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淒美的氛圍。後文通過“金波千裡”與“玉箸兩行”的對比,表達了離別之夜的深情與無奈。最後兩句則深刻反映了人世間的遺憾與無常,以及由此産生的惆悵情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聚散離郃的深刻感悟。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