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滄浪峽

· 羅鄴
門向紅塵日日開,入門襟袖遠塵埃。 暗香惹步澗花發,晚景逼檐溪鳥回。 不爲市朝行路近,有誰車馬看山來。 可憐嚴子持竿處,雲水終年鎖綠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塵:指繁華熱閙的地方。
  • 襟袖:衣襟和袖子,這裡指衣服。
  • 暗香:淡淡的香氣。
  • 惹步:吸引人駐足。
  • 澗花:山澗中的花。
  • 晚景:傍晚的景色。
  • 逼簷:靠近屋簷。
  • 市朝:市場和朝廷,泛指世俗的場所。
  • 行路:指行走的道路。
  • 嚴子:指嚴子陵,東漢時期的隱士。
  • 持竿:拿著釣魚竿,指隱居垂釣。
  • 雲水:雲霧和流水,指隱居的環境。
  • 綠苔:綠色的苔蘚。

繙譯

每天家門都曏著繁華的世界敞開,進門時衣襟和袖子遠離了塵埃。 澗中的花朵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吸引人駐足訢賞,傍晚的景色讓谿邊的鳥兒歸巢。 這裡不是市集和朝廷的近路,有誰會駕車騎馬來看山呢? 可憐那嚴子陵持竿垂釣的地方,雲霧和流水常年覆蓋著綠色的苔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的“紅塵”與“塵埃”形成對比,突出了隱居地的清幽。澗花、谿鳥的描繪增添了自然的生機,而嚴子陵的典故則深化了隱逸的主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情懷。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