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桂:指月中桂樹,這裏形容桂花的香氣如同來自天上。
- 紫泥:古代用以封印的紫色泥土,這裏指皇帝的詔書。
- 葦帶:用葦草編制的帶子,象徵隱士的簡樸生活。
- 巢許:指古代隱士巢父和許由。
- 蒲輪:用蒲草包裹的車輪,古代用於徵召賢士的禮車。
- 禹湯:指古代的賢君禹和湯。
- 怪石:形狀奇特的石頭。
- 四時:四季。
- 高躅:高尚的行爲或足跡。
- 樵童:砍柴的少年。
- 蘚牀:長滿苔蘚的石頭或地面。
翻譯
滿袖帶回來自天上的桂花香,皇帝的詔書再次降臨到這古老的學堂。 自憐如同葦帶般簡樸,與巢父許由同隱,不願乘坐蒲輪去輔佐禹湯那樣的賢君。 奇特的石頭盡顯千古的秀美,奇異的花朵頻頻吐露四季的芬芳。 不知還有誰願意追尋那高尚的足跡,只有砍柴的少年在長滿苔蘚的石頭上嬉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歸來的情景,通過「天桂香」、「紫泥重降」等意象展現了隱士的高潔與不凡。詩中「葦帶同巢許,不駕蒲輪佐禹湯」表達了隱士對簡樸生活的自足和對權勢的淡泊。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讚美,進一步體現了隱士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世俗的超脫。最後一句以樵童的嬉戲作爲對比,突出了隱士的高潔與孤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