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句

· 龐蘊
阿難貝多葉,持來數千劫。匕寶藏中付迦葉,分爲十二部,析作三乘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阿難(ā nán):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多聞第一著稱。
  • 貝多葉:指貝葉經,古代印度用貝葉(棕櫚葉)書寫的佛經。
  • 數千劫(shù qiān jié):極長的時間,劫是佛教中表示極長時間單位的詞。
  • 匕寶藏(bǐ bǎo cáng):指佛陀的教法,匕寶即佛法的珍寶。
  • 迦葉(jiā yè):佛陀的弟子之一,在佛陀滅度後成爲佛教僧團的領導者。
  • 十二部: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方法,包括長行、重頌、孤起、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議、無問自說、方廣、授記。
  • 三乘法:指佛教中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分別代表不同的修行途徑和目標。

翻譯

阿難手持貝葉經,歷經數千年的劫難。這些珍貴的佛法教義,在佛陀的教法寶藏中,被交付給了迦葉,然後被分爲十二個部分,解析成三種不同的修行方法。

賞析

這首詩簡短而深刻,通過阿難和迦葉兩位佛教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展現了佛教經典的傳承和分類。詩中提到的「數千劫」強調了佛法傳承的悠久歷史,而「十二部」和「三乘法」則展示了佛教教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對佛教智慧和教義的尊重與傳承。

龐蘊

唐衡州衡陽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謁僧人石頭。因厭貪俗,沉家財於洞庭,鬻竹器以爲生。後居襄陽,世稱龐居士。工詩。有《詩偈》。 ► 207篇诗文

龐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