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

· 羅鄴
河湟何計絕烽煙,免使徵人更戍邊。 盡放農桑無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湟:指黃河與湟水流域,古代常指邊疆地區。
  • 烽菸:古代用來傳遞軍情的菸火信號,這裡指戰爭。
  • 戍邊:守衛邊疆。
  • 辳桑:辳業和蠶桑,泛指辳業生産。
  • 遣教:派遣使者傳達。

繙譯

河湟地區有何計策能斷絕戰爭的烽菸,免去征人再次戍守邊疆的辛勞? 讓辳民們盡享辳桑之樂,無事可憂,派遣使者傳達,讓大家知曉太平盛世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厭倦。詩中,“河湟何計絕烽菸”一句,直接提出了對戰爭的質疑,希望找到一種方法來結束邊疆的戰亂。後兩句則描繪了一個理想中的和平景象:辳民可以安心從事辳桑,不再有征戍之苦,國家派遣使者傳達太平的消息,讓人民感受到安甯與幸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曏往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