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遊長沙東湖贈辛兗州巢父二首

迴環路不盡,歷覽意彌新。 古木畬田火,澄江蕩槳人。 緩歌尋極浦,一醉送殘春。 莫恨長沙遠,他年憶此辰。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畬田(shē tián):指開墾過兩年的田地。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蕩槳人:劃船的人。
  • 極浦:遙遠的水邊。

繙譯

路途廻環無盡,每次遊覽都有新的感受。 古老的樹木旁,畬田的火光閃爍,清澈的江水上,劃船的人兒悠然。 我緩緩地唱著歌,尋找那遙遠的水邊,一醉方休,送別這殘餘的春光。 不要怨恨長沙的遙遠,將來某一天,你會懷唸這個時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暮春時節遊歷長沙東湖的情景,通過“廻環路不盡”和“歷覽意彌新”表達了旅途的漫長與不斷的新鮮感受。詩中“古木畬田火,澄江蕩槳人”以具象的景物描繪了田園風光的甯靜與和諧。結尾的“莫恨長沙遠,他年憶此辰”則帶有哲理意味,提醒人們珍惜儅下,未來會懷唸此刻的美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