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紅兒詩

· 羅虯
越山重疊越溪斜,西子休憐解浣紗。 得似紅兒今日貌,肯教將去與夫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越山:指越地的山,即今浙江省一帶的山。
  • 越谿:越地的谿流,也指今浙江省一帶的河流。
  • 西子:指西施,春鞦時期越國的美女。
  • 休憐:不要憐憫。
  • 解浣紗:指西施在谿邊浣紗的故事。
  • 得似:能夠像。
  • 紅兒:詩中的女子名,可能是作者的意中人。
  • 今日貌:現在的容貌。
  • 肯教:願意讓。
  • 將去:帶走。
  • 與夫差:給吳王夫差,夫差是春鞦時期吳國的君主,曾俘獲西施。

繙譯

越地的山巒重重曡曡,越谿蜿蜒曲折,西施啊,不要憐憫自己解開浣紗的往事。 如果能夠擁有紅兒今日這般美麗的容貌,我願意讓她被帶走,送給吳王夫差。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西施和紅兒的容貌,表達了作者對紅兒美貌的贊美。詩中“越山重曡越谿斜”描繪了越地的山水美景,爲後文的對比鋪墊了背景。西施作爲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美貌自不必說,但作者卻說“西子休憐解浣紗”,暗示紅兒的美貌甚至超過了西施。最後兩句“得似紅兒今日貌,肯教將去與夫差”,則進一步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紅兒美貌的極度傾慕,甚至願意將她獻給吳王夫差,以顯示其非凡之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美女西施的提及,巧妙地襯托出紅兒的絕世容顔。

羅虯

唐台州人。懿宗鹹通中,與羅鄴、羅隱齊名,時號三羅。累舉不第。僖宗廣明以後,爲鄜州李孝恭從事。傳有妓杜紅兒,善音聲,虯請歌,不答。虯怒,拂衣而起,詰旦手刃之。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豔才德者,作絕句百篇,以比紅兒,號《比紅兒》詩,當時盛傳。 ► 103篇诗文

羅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