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

· 韓偓
繡裙斜立正銷魂,侍女移燈掩殿門。 燕子不來花著雨,春風應自怨黃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綉裙:綉有花紋的裙子,這裡指宮女或妃子的服飾。
  • 斜立:斜靠著站立,形容姿態慵嬾或憂鬱。
  •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或思唸,使人心神不甯。
  • 侍女:在宮中侍候主人的女僕。
  • 移燈:移動燈盞,準備熄燈就寢。
  • 掩殿門:關閉宮殿的大門。
  • 花著雨:花兒被雨水打溼。
  • 應自:應該自然地。
  • 怨黃昏:怨恨黃昏的到來,因爲黃昏常常象征著離別和寂寞。

繙譯

綉著花紋的裙子斜斜地掛著,她正沉浸在極度的悲傷之中,侍女們移動著燈盞,緩緩地關閉了宮殿的大門。燕子沒有飛來,花兒被雨水打溼,春風似乎也在黃昏時分自然地流露出怨恨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宮廷女子在黃昏時分的孤獨和憂鬱。詩中“綉裙斜立正銷魂”一句,通過服飾的細節和“銷魂”一詞,生動地表現了女子的悲傷情緒。後兩句“燕子不來花著雨,春風應自怨黃昏”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增強了詩的意境,使讀者能感受到女子內心的孤寂和對黃昏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宮廷女子深沉的情感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