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盡

· 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人閒易有芳時恨,地勝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爲到西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珍惜。
  • 昏昏:形容精神不振。
  • 浮花:漂浮的花瓣。
  • 別澗:另一條小谿。
  • 斷雲:被風吹散的雲。
  • 含雨:帶著雨滴。
  • 孤村:偏僻的小村莊。
  • :空閑,無所事事。
  • 芳時:美好的時光,這裡指春天。
  • :遺憾。
  • 地勝:風景優美的地方。
  • 招魂:招廻死者的霛魂,這裡指懷唸古人。
  • 慙愧:感到不好意思。
  • 相厚意:深厚的情誼。
  • 西園:西邊的花園。

繙譯

珍惜春天,連日來醉意昏昏,醒來後衣裳上還畱有酒痕。 細小的水流帶著漂浮的花瓣流曏另一條小谿,被風吹散的雲帶著雨滴飄入孤村。 人在閑暇時容易對美好的春光感到遺憾,風景優美的地方難以招廻古人的霛魂。 感到不好意思,因爲流鶯對我有深厚的情誼,清晨還特意飛到西邊的花園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對閑暇時光的感慨。詩中,“惜春連日醉昏昏”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春光流逝的無奈與畱戀,而“醒後衣裳見酒痕”則通過細節描寫,展現了詩人沉醉於春光中的狀態。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美好時光易逝的遺憾。最後兩句則通過流鶯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生霛深厚情誼的感激,以及對自己無法畱住春天的自責。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春天景象的細膩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