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柳

· 韓偓
莫道秋來芳意違,宮娃猶似妒蛾眉。 幸當玉輦經過處,不怕金風浩蕩時。 草色長承垂地葉,日華先動映樓枝。 澗松亦有凌雲分,爭似移根太液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宮娃宮中的宮女
  • 蛾眉原指女子細長而彎的眉毛,這裏喻宮柳的美好姿態
  • 玉輦(niǎn)帝王所乘之車,這裏代指皇帝
  • 金風秋風,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爲金風
  • 日華太陽的光華
  • 太液池漢唐皇家宮苑中的池名,這裏可理解爲宮廷中

翻譯

不要說一到秋天美好的意態就違背消逝了,宮中的柳樹依舊讓宮女們嫉妒它如蛾眉般美麗。幸運地處在皇帝車輦經常經過的地方,哪怕秋風浩浩蕩蕩吹過也不害怕。草色常常承接它垂落在地面的葉子,太陽的光華最先照到映襯樓閣的柳枝。山澗裏的松樹也有高聳入雲的資質,可怎能比得上柳樹移植到太液池邊呢。

賞析

這首詩以宮柳爲主題,表面是在寫柳樹,實則另有深意。詩的前兩聯寫宮柳即使在秋天仍然有美好姿態,連宮女都嫉妒,且因處在皇帝時常經過之地而無懼秋風,暗示宮中得寵者的優越地位。中間兩聯描繪宮柳與周邊環境的關聯,草色承葉、日華映枝,渲染出其所處華麗的宮廷氛圍。尾聯以澗鬆與宮柳對比,澗鬆雖有凌雲之志卻不如宮柳得地利,暗喻那些有才華卻身處閒地之人,比不上在朝廷中憑藉皇權而得勢的人。作者借宮柳這一意象,巧妙地對宮廷中不公平的現象和得勢者的榮寵進行了委婉的諷喻表達 。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