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

· 韓偓
折槍黃馬倦塵埃,掩耳兇徒怕疾雷。 雪密酒酣偷號去,月明衣冷斫營回。 行驅貔虎披金甲,立聽笙歌擲玉杯。 坐久不須輕矍鑠,至今雙擘硬弓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折槍:折斷的槍。
  • 黃馬:指老馬。
  • 倦塵埃:疲憊於塵土之中。
  • 掩耳兇徒:指敵人,比喻敵人害怕聽到雷聲,不敢前進。
  • 疾雷:急速的雷聲。
  • 雪密:雪下得很大。
  • 酒酣:飲酒到高興時。
  • 偷號:偷偷地撤退。
  • 月明:月光明亮。
  • 衣冷:衣服因寒冷而感覺冷。
  • 斫營:攻打敵營。
  • 行驅:行進中驅趕。
  • 貔虎:比喻勇猛的軍隊。
  • 金甲:金屬製成的鎧甲。
  • 笙歌:音樂和歌唱。
  • 擲玉杯:形容豪放不羈。
  • 坐久:坐得時間長了。
  • 輕矍鑠:形容精神矍鑠,不顯老態。
  • 雙擘硬弓:雙手拉開硬弓。

翻譯

老將騎着折斷槍桿的黃馬,疲憊地在塵土中前行,敵人害怕聽到急速的雷聲,不敢前進。大雪紛飛中,老將在酒酣之時偷偷撤退,月光下,他穿着冷衣攻打敵營後返回。行進中,他驅趕着勇猛的軍隊,身披金甲,聽着笙歌,豪放地擲出玉杯。坐得時間長了,他依然精神矍鑠,不顯老態,至今仍能雙手拉開硬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老將的形象,通過「折槍黃馬」、「倦塵埃」等詞語,展現了老將的疲憊與滄桑。詩中「掩耳兇徒怕疾雷」一句,巧妙地運用比喻,表現了敵人的膽怯。後文通過「雪密酒酣」、「月明衣冷」等場景,生動地描繪了老將在戰場上的英勇與機智。最後兩句「坐久不須輕矍鑠,至今雙擘硬弓開」,則突出了老將雖老猶勇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對老將堅韌不拔、英勇無畏精神的讚美。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