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客途感懷

· 于謙
小雨冥冥不溼衣,飢鳶高貼野雲飛。 南來北往河山迥,秋盡冬初草木稀。 半夜還家歸夢好,十年爲宦客情微。 故園茅屋收成後,啄黍黃雞想正肥。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冥(míng míng):形容天色昏暗。
  • 飢鳶(jī yuān):飢餓的鷹。
  • 高貼:緊貼,形容鷹飛得很高。
  • 河山迥(jiǒng):形容河山遼闊,相隔遙遠。
  • 秋盡冬初:秋天結束,冬天開始的時候。
  • 歸夢:回家的夢。
  • 爲宦(wéi huàn):做官。
  • 客情微:客居他鄉的心情變得淡薄。
  • 收成後:農作物收穫之後。
  • 啄黍黃雞:啄食穀物的黃色雞。

翻譯

天空下着細細的小雨,卻不會溼透衣服,飢餓的鷹高高飛翔,緊貼着野外的雲朵。無論是南來還是北往,河山都顯得那麼遼闊遙遠,秋天已經結束,冬天初至,草木開始稀疏。半夜回到家中,做着回家的美夢,十年在外做官,客居他鄉的心情已經變得淡薄。想起故園的茅屋,農作物收穫之後,那些啄食穀物的黃色雞,想必已經長得很肥美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冬時節的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小雨冥冥不溼衣」一句,既描繪了天氣的微妙變化,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微妙情感。後句通過對飢鳶、河山、草木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映照出詩人的孤獨與遙遠。結尾處對家鄉茅屋和黃雞的懷念,更是深情地表達了對家鄉溫暖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無限眷戀。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