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 龐蘊
慚愧好心王,生在蓮華堂。 恆持般若劍,終日帶浮囊。 常懷第一義,外國賴恩光。 五百長者子,相隨歸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慚愧:感到羞愧。
  • 心王:指內心,心靈的主宰。
  • 蓮華堂:比喻清淨的心靈。
  • 般若:(bō rě) 智慧。
  • 浮囊:比喻保持心靈清淨的工具。
  • 第一義:最高的真理或最重要的原則。
  • 外國:這裏指世俗的世界。
  • 恩光:恩惠的光輝。
  • 長者子:有德行的人的兒子,這裏指追隨者。

翻譯

我感到羞愧,但我的心是善良的,它如同生長在清淨的蓮花之中。我始終持有智慧之劍,每天帶着保持心靈清淨的工具。我常常懷抱着最高的真理,世俗的世界依賴於這種恩惠的光輝。五百位有德行的人的追隨者,跟隨我一同回到我們精神的故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淨和智慧的追求。通過「蓮華堂」、「般若劍」和「浮囊」等意象,詩人描繪了一個追求精神淨化和智慧提升的自我形象。詩中的「第一義」和「恩光」體現了詩人對真理和恩惠的重視,而「五百長者子」則象徵着追隨者衆多,共同追求精神歸宿。整體上,詩歌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嚮往和追求。

龐蘊

唐衡州衡陽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謁僧人石頭。因厭貪俗,沉家財於洞庭,鬻竹器以爲生。後居襄陽,世稱龐居士。工詩。有《詩偈》。 ► 207篇诗文

龐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