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懷京師風景

· 于謙
閶闔風暄瑞靄飄,御溝水滿雪全消。 花迎劍佩趨青瑣,柳拂旌旗映畫橋。 一派簫韶仙仗擁,千家簾幕酒旗搖。 不堪馬上春如夢,悵望蓬萊隔九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閶闔(chāng hé):古代神話中的天門,這裏指皇宮的正門。
  • 風暄:風和日暖。
  • 瑞靄:吉祥的雲氣。
  • 御溝:皇宮中的水溝。
  • 劍佩:佩劍和玉佩,官員的服飾。
  • 青瑣:古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這裏指宮門。
  • 旌旗:旗幟的總稱。
  • 畫橋:裝飾華麗的橋樑。
  • 簫韶:古代的樂曲名,這裏指宮廷音樂。
  •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 簾幕:指富貴人家的窗簾和帷幕。
  • 酒旗:酒店的標誌,用以招攬顧客。
  • 蓬萊:古代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比喻遙遠的理想或美好的地方。
  • 九霄:天空的最高處,比喻極高的地方。

翻譯

春風和煦,瑞氣飄蕩,皇宮前的水溝裏積雪已消融,水流潺潺。花朵迎着佩劍的官員,在青色的宮門前綻放,柳枝輕拂着旌旗,映襯着華麗的橋樑。宮廷中傳來悠揚的樂聲,皇帝的儀仗隊簇擁着,千家萬戶的窗簾和帷幕間,酒旗隨風搖曳。騎在馬上,春天的景象如夢似幻,不禁悵然望向那遙不可及的仙境蓬萊,彷彿隔着九重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京城的繁華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畫出宮廷的莊嚴與民間的生機。詩中「閶闔風暄瑞靄飄」等句,以風和瑞氣爲引,展現了皇城的祥和氛圍;「花迎劍佩趨青瑣,柳拂旌旗映畫橋」則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結合,表達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結尾的「不堪馬上春如夢,悵望蓬萊隔九霄」則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現實的無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添了詩的深度與韻味。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