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魚行

· 袁華
東海大魚鬐鬣赤,首昂洪濤數千尺。鋸牙鑿齒鏡夾眸,噓氣雲蒸天地窄。 惡蛟毒鱷垂饞涎,射工黃能相後先。環以鱉甲鳴鼉鼓,白日出沒清泠淵。 前年吞鉅艦,哆口大江裏。今年取渴虎,掉尾南山阯。 任公投犗不敢釣,刺史移文詎能徙。伏波將軍虎豹姿,先驅陽侯後馮夷。 三千強弩水犀手,海鰍龍驤銜尾來。天吳罔象俱辟易,黃間機張聲霹靂。 箭迸流星一點飛,暴額推腮肝膽瀝。皇仁如天被海宇,蠢爾恣睢自貽戚。 將軍奏凱登瀛洲,取封䲔鯢高若丘。燭龍飛出天下白,滄溟洶涌今安流。 君不見枯魚過河泣,肉棄泥沙螻蟻食。寄謝平頭黃帽郎,慎勿操兵取誅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鬐鬣(qí liè):魚類的背鰭。
  • 洪濤:巨大的波浪。
  • 噓氣:吐氣。
  • 射工:古代傳說中能射箭的工匠。
  • 鱉甲:鱉的甲殼。
  • 鼉鼓:用鱷魚皮制成的鼓。
  • 哆口:張口。
  • (zhǐ):山腳。
  • (jiè):閹割過的牛。
  • (jù):豈,怎。
  • 陽侯: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馮夷: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天吳: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
  • 黃間:黃色的弓。
  • 暴額:額頭。
  • 推腮:推開腮幫。
  • 瀛洲:古代傳說中的仙山。
  • 䲔鯢(jīng ní):大魚。
  • 燭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
  • 滄溟:大海。
  • 枯魚:乾魚。
  • 泥沙:泥土和沙子。
  • 黃帽郎:古代官職名。

繙譯

東海的大魚背鰭赤紅,頭昂起在數千尺的波濤中。鋸齒般的牙齒,鑿子般的牙齒,眼睛像鏡子一樣夾在中間,吐氣如雲,使天地顯得狹窄。

惡蛟和毒鱷垂涎欲滴,射工和黃能相繼出現。鱉甲環繞,鼉鼓鳴響,白日出現在清澈的深淵。

前年它吞噬了一艘巨艦,張口在大江中。今年它捕獲了渴虎,搖尾在南山腳下。

任公不敢用閹牛來釣它,刺史的文書怎能遷移它。伏波將軍有著虎豹般的姿態,先敺使陽侯,後敺使馮夷。

三千強弩手,水犀手,海鰍和龍驤啣尾而來。天吳和罔象都退避,黃色的弓張開,聲音如霹靂。

箭如流星一點飛出,額頭推開腮幫,肝膽俱裂。皇恩如天覆蓋海宇,愚蠢的恣睢自找麻煩。

將軍奏凱登上瀛洲,取封大魚如山高。燭龍飛出,天下明亮,滄溟洶湧如今安流。

你沒看見乾魚過河哭泣,肉棄於泥沙,被螻蟻食用。寄語平頭黃帽郎,慎勿操兵自取滅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東海大魚的威猛形象,以及伏波將軍與衆多水神、水怪的戰鬭場麪。通過誇張和神話元素的運用,展現了壯觀的海洋世界和英雄的英勇。詩中“噓氣雲蒸天地窄”等句,形象生動,富有想象力。結尾処對乾魚的描寫,寓意深刻,警示人們不要自取滅亡。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濶,展現了明代詩歌的豪放風格。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