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白鷳詩二首

醉塗玄鶴頂丹砂,閒住山中幾歲華。 虞網忽迷三面雨,樊籠身掩一身花。 永懷五柳先生宅,靜憶孤山處士家。 若向風前輕脫鑰,高張雲翼趁飛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玄鶴:黑色的鶴。
  • 歲華:時光,年華。
  • 虞網:指古代的網罟,這裏比喻束縛。
  • 樊籠:鳥籠,比喻束縛自由的境地。
  • 五柳先生:指東晉時期的文學家陶淵明,因其宅旁有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
  • 孤山處士:指隱居的人。
  • 脫鑰:打開鎖,比喻獲得自由。
  • 雲翼:比喻飛翔的翅膀。

翻譯

醉意中塗抹了黑色鶴頂上的硃砂,閒適地居住在山中度過了多少年華。 忽然迷失在束縛的三面雨中,被囚禁的身軀掩蓋了一身的花朵。 永遠懷念五柳先生的宅院,靜靜回憶孤山隱士的家。 若能在風中輕易地打開鎖,高舉雲翼隨着飛霞翱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隻被囚禁的白鷳,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隱逸生活的懷念。詩中,「玄鶴頂丹砂」形象生動,寓意着白鷳的高貴與不凡。而「虞網忽迷三面雨,樊籠身掩一身花」則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白鷳被束縛的無奈與悲哀。後兩句通過對五柳先生和孤山處士的懷念,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隱逸生活的無限嚮往。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