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祖墓

· 孫蕡
芳草悽悽夕照前,獨將春酒酹荒阡。 已嗟世事成千古,才說清明又一年。 滿目江山增舊恨,幾家榆火起新煙。 從來俯仰傷懷抱,不似於今倍黯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荒阡:荒涼的墓地。
  • (jiē):歎息。
  • 榆火:古代寒食節後,重新取火,多用榆木,故稱榆火。
  • 頫仰:比喻時間短暫。
  • 黯然:心情沮喪的樣子。

繙譯

在夕陽的照耀下,芳草顯得格外淒涼,我獨自用春酒祭奠那荒涼的墓地。 已經歎息世事變遷,成爲千古往事,才說起清明,又是一年過去。 眼前的江山增添了新的恨意,幾家重新點燃了榆木火,象征著新的一年。 從來時間匆匆,縂是讓人傷感,但如今的心情比以往更加沮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清明時節獨自祭奠祖先的情景,通過對荒涼墓地的描繪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和生命短暫的深刻感受。詩中“芳草淒淒夕照前”一句,既描繪了淒涼的景象,又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哀傷。“已嗟世事成千古,才說清明又一年”則進一步抒發了對時光易逝的無奈和對過往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

孫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