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郎中新歸南陽省墓

南陽有佳士,年富才華充。 壁水暫遊憩,天曹遽登庸。 試事建寧幕,頤情武夷峯。 能聲沸衆口,芳譽聞宸聰。 徵還鳳墀下,超任烏臺中。 峨峨冠金豸,表表乘玉驄。 豺羣頓掃跡,鼠穴無留蹤。 漢桓讓先轡,唐溫仰高風。 俄轉虞衡郎,力贊冬官工。 政績日益著,秩祿時尤隆。 緬懷三釜榮,弗逮雙親躬。 遑遑風木悲,耿耿羹牆容。 九京渺何處,萬感徒填胸。 濡毫寫中素,叫閽謁重瞳。 鬆楸許歸省,椿萱更褒崇。 鸞誥絢五色,天章炳雙龍。 存歿總光被,古今實希逢。 百拜謝丹闕,三祝效華封。 驅車向晨出,祖帳如雲叢。 浩飲倒鸚鵡,高歌遏冥鴻。 都忘去路遙,共喜歸興濃。 到家擬何時,屈指應初冬。 錦衣照丘壟,竹馬喧兒童。 故舊遠問遺,親姻競過從。 雞肥酒正熟,樂極情曷窮。 第念丈夫志,不與流輩同。 凌摩必霄漢,棲息羞蒿蓬。 聖朝況當寧,小大咸獻功。 展墓苟雲畢,趨朝敢辭匆。 亟駕青雲翼,來覲黃金宮。 及時樹勳業,努力全孝忠。 嗟哉晝錦堂,豈獨韓魏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樣子。
  • 耿耿:形容心中不能寧貼。
  • 九京:指墓地。
  • 濡毫:潤筆。指蘸筆書寫或繪畫。
  • 叫閽:舊時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訴。
  • 重瞳:眼中有兩個瞳孔。古代相術認爲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徵着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的象徵。
  • 鸞誥:天子的詔書。
  • 華封:華州這個地方。
  • 祖帳:古代送人遠行,在郊外路旁爲餞別而設的帷帳。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避世之士。
  • 蒿蓬:蒿和蓬,泛指雜草。

翻譯

南陽有一位優秀的士人,年輕而才華橫溢。他在學府短暫停留後,很快就被朝廷提拔。在建寧擔任幕僚,欣賞武夷山的風景。他的才能廣受讚譽,名聲傳到了皇帝耳中。回到朝廷,被超任爲烏臺官員。他戴着金色的豸冠,騎着玉色的駿馬。他的治理下,邪惡勢力無處藏身。他的風範讓漢桓帝和唐溫公都仰慕。不久,他被調任爲虞衡郎,積極支持冬官的工作。他的政績日益顯著,俸祿也不斷增加。他懷念父母的榮耀,但未能親自盡孝。他心中不安,對父母的思念如風木般悲切。他潤筆書寫,向朝廷申訴,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允許,回到故鄉祭拜父母。皇帝允許他歸省,並對他的父母進行了褒獎。天子的詔書絢麗多彩,象徵着雙龍的光輝。這種榮耀,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都是極爲罕見的。他百拜謝恩,效仿華封的祝福。他驅車出發,送行的帳篷如雲般密集。他暢飲倒酒,高歌阻止了高飛的鴻雁。他忘記了路途的遙遠,共同享受歸鄉的喜悅。他預計何時能到家,大約在初冬。他穿着錦衣,照亮了墓地,孩子們歡呼雀躍。遠方的親友紛紛來訪,親戚們爭相拜訪。雞肉肥美,酒正熱,快樂之情無法言表。但他也想到,作爲一個大丈夫,他的志向與衆不同。他的目標是高遠的天空,而不是低矮的雜草。在聖明的朝廷中,無論大小,都要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完成了祭拜,便急於返回朝廷。他急切地駕着青雲之翼,再次來到黃金宮。他及時樹立功業,努力實現孝忠。他感嘆晝錦堂的輝煌,不僅屬於韓魏公一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陽一位才華橫溢的士人的生平事蹟和內心世界。詩中,夏原吉通過對李郎中的讚美,展現了他從學府到朝廷的迅速崛起,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和對父母的深切懷念。詩中「豺羣頓掃跡,鼠穴無留蹤」等句,形象地描繪了李郎中在政治上的清明和果斷。而「緬懷三釜榮,弗逮雙親躬」則深刻表達了他對未能盡孝的遺憾。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既是對李郎中個人品德和才能的頌揚,也是對孝道和忠誠的深刻反思。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