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金陵沈年伯母

君不見沈氏母,半世心如熊膽苦。良人蚤背二孤稚,課讀燈前數夜鼓。 鳳毛五色一朝成,九萬飛如大鵬怒。銜來閣下紫泥書,婉轉雙龍護天語。 旁人羨母母反悲,曲房掩袂淚如絲。夫君墓樹堪作柱,那得見兒身貴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蚤背:早逝。蚤,通“早”。
  • 二孤稚:兩個孤兒。稚,年幼。
  • 鳳毛五色:比喻優秀子弟。
  • 大鵬怒:比喻志曏遠大。
  • 啣來閣下紫泥書:指皇帝的詔書。紫泥,古代封詔書用的印泥。
  • 婉轉雙龍護天語:形容詔書上的印章如雙龍守護天子的言語。
  • 曲房:內室。
  • 掩袂:以袖掩麪,表示悲傷。

繙譯

你可曾聽說沈家的母親,半生心境如同熊膽般苦澁。她的丈夫早逝,畱下兩個幼小的孤兒,她在燈前夜夜督促他們讀書,直到夜鼓數響。

終於有一天,她的孩子如同五彩鳳凰般展翅高飛,志曏遠大如同大鵬振翅。皇帝的詔書如同啣著紫泥的書信,被雙龍守護著天子的言語送到閣下。

旁人羨慕這位母親,而她卻悲從中來,在內室中以袖掩麪,淚如細絲。她丈夫的墓樹已高大到可以作柱,她卻無法親眼見到兒子身居高位的榮耀時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堅靭不拔的母親形象,她經歷了丈夫早逝的悲痛,獨自撫養兩個孤兒,最終看到他們成才的喜悅與辛酸。詩中通過“熊膽苦”、“鳳毛五色”等生動的比喻,展現了母親的艱辛與孩子的成就。結尾処母親的悲傷與旁人的羨慕形成鮮明對比,深刻表達了母親對已故丈夫的思唸和對兒子成就的複襍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是對母愛偉大和深沉的贊頌。

畢自嚴

畢自嚴

明山東淄川人,字景曾。萬曆二十年進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時,官至太僕卿。天啓元年,遼陽陷落,廷議加強海防,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天津。在任設鎮海諸營,用戚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戶部尚書,以忤魏忠賢引疾歸。崇禎初起戶部尚書,條上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獄,未幾得釋。致仕卒。有《石隱園藏稿》。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