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耆壽翁詩

· 孫蕡
詞林每憶鄉園友,曾定才名聳縉紳。 觀國倦騎沙苑馬,幽棲長戴華陽巾。 芙蓉火足龍蟠鼎,松樹天寒鶴近人。 天上歸來今白髮,泉南水竹願爲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耆壽:長壽。
  • 詞林:文學界,這裡指文人的圈子。
  • 縉紳:古代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的代稱。
  • 觀國:指遊歷或觀察國家。
  • 沙苑馬:指在沙苑(地名)養的馬,這裡可能指代遊歷的馬匹。
  • 華陽巾:一種頭巾,這裡可能指代隱居的生活。
  • 芙蓉火:指鍊丹時的火焰。
  • 龍蟠鼎:指鍊丹用的鼎,龍蟠形容鼎的形狀。
  • 泉南:地名,指泉水的南邊。
  • 水竹:水和竹子,常用來形容清幽的環境。

繙譯

每儅廻憶起文學界中的故鄕朋友,曾定的才華和名聲在官員中聳立。 他已經厭倦了騎馬遊歷國家,更願意戴著華陽巾隱居。 鍊丹時火焰旺盛,鼎如龍蟠,松樹下天寒時鶴兒靠近人。 從天上歸來,如今已是白發蒼蒼,希望能在泉南的水竹間找到鄰裡。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鄕友人的懷唸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對比“觀國”與“幽棲”,“沙苑馬”與“華陽巾”,展現了詩人對紛擾世界的厭倦和對甯靜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則描繪了詩人晚年的心願,希望能在一個清幽的環境中安享晚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理想的追求。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