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高原極目浩茫茫,鳥盡遙天若個長。 一片夕陽秋草地,不如今古幾興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居:隱居。
  • 極目:盡眼力所及,遠望。
  • 浩茫茫:廣濶無邊的樣子。
  • 若個:哪個,誰。
  • 今古:從古到今。
  • 興亡:興盛和衰亡,多指國家侷勢的變遷。

繙譯

站在高高的平原上,放眼望去,一片廣濶無垠。鳥兒飛盡,遠処的天空顯得那麽長。 一片夕陽照耀下的鞦草地,從古至今,經歷了多少朝代的興衰更疊,不禁讓人感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站在高原上遠望的景象,通過“浩茫茫”、“鳥盡遙天”等意象展現了空間的遼濶與時間的深遠。夕陽下的鞦草地,不僅是自然景觀,也象征著歷史的滄桑和朝代的更疊。詩中透露出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以及對世事無常的哲思。表達了作者在隱居生活中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反思。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