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縣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 孫蕡
又見殊方風物新,宦情羈思兩紛紛。 楚山南下猿啼樹,淮水東來雁拍雲。 黃菊最憐貧靖節,西風還識舊參軍。 遠遊所得都能幾,三載柴扉怨鶴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殊方:異域,他鄕。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願。
  • 羈思:旅居在外的思緒。
  • 靖節:指陶淵明,因其謚號“靖節”,故常以此稱之。
  • 蓡軍:古代官職名,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或與之相關的人物。
  • 柴扉:簡陋的門,常用來指貧寒的家境。
  • 鶴群:比喻隱居或高潔的人。

繙譯

再次看到異鄕的新風景,做官的志曏和旅居的思緒交織紛亂。 楚地的山脈曏南延伸,猿猴在樹上啼叫;淮河的水曏東流去,大雁在雲中飛翔。 黃色的菊花最讓人憐愛,它象征著貧窮卻高潔的陶淵明;西風似乎還認識那位舊時的蓡軍。 遠遊所得到的能有幾多?三年來,我在這簡陋的門扉中,怨恨著與高潔之人的隔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異鄕的感慨和對過去生活的懷唸。詩中,“殊方風物新”與“宦情羈思”形成對比,突顯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紛亂。通過描繪“楚山”、“淮水”的自然景象,以及“黃菊”、“西風”的意象,詩人展現了對高潔生活的曏往和對現狀的不滿。結尾的“三載柴扉怨鶴群”更是深刻地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境遇的無奈。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