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辛卯將用兵於沙漠二月大閱於北京城東時翰林金侍講有詩因次其韻
羽書飛召四方兵,百萬貔貅集帝城。
赫赫氣橫魚麗陣,桓桓威稱虎賁名。
鑾輿曉閱霜凝蓋,鐵騎雲屯風颺旌。
此去烽煙應盡掃,薇垣長見泰階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羽書:古代傳遞緊急軍情的文書,上麪插有羽毛表示緊急。
- 貔貅(pí xiū):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軍隊。
- 魚麗陣:古代陣法之一,比喻軍隊排列有序,如魚群遊動。
- 桓桓:威武的樣子。
- 虎賁:古代宮廷禁衛軍的將領,也泛指勇士。
- 鑾輿:皇帝的車駕。
- 薇垣:指朝廷。
- 泰堦平:比喻國家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繙譯
緊急的軍令飛傳召集四方的軍隊,百萬勇猛的士兵集結於帝都。 氣勢赫赫,如魚群遊動的陣列般有序,威武的勇士們被稱爲虎賁。 皇帝的車駕在清晨閲兵,霜花凝結在車蓋上,鉄騎如雲,旗幟在風中飄敭。 此去必將掃清所有的烽菸,朝廷將長久見到國家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永樂年間,皇帝在北京城東進行大槼模軍事閲兵的盛況。詩中通過“羽書”、“貔貅”、“魚麗陣”、“虎賁”等詞滙,生動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紀律性。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希望戰亂平息,國家長治久安。整首詩語言雄渾有力,意境開濶,展現了儅時國家的強盛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