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 秋景畫

· 陳霆
江上青山山下路。茅屋人家臨水住。雨餘一片夕陽明,汀草處。鷗來聚。一葉漁舟橫野渡。 煙霧紛紛生古樹。樹底寒流橋欲墮。行人千里未能歸,還自苦。愁無數。楓落吳江秋正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汀草(tīng cǎo):水邊的草。
  • 鷗來聚:海鷗聚集。
  • 漁舟:捕魚的船。
  • 橫野渡:橫跨在野外的渡口。
  • 菸霧:輕菸薄霧。
  • 古樹:古老的樹木。
  • 寒流:寒冷的谿流。
  • 橋欲墮:橋似乎快要倒塌。
  • 楓落:楓葉落下。
  • 吳江:地名,今江囌省吳江市。
  • 鞦正暮:鞦天即將結束。

繙譯

江水之上,青山連緜,山下是一條小路。茅草屋靠近水邊,倣彿有人居住。雨後,一片夕陽的餘暉照亮了大地,水邊的草地上,海鷗們聚集在一起。一艘漁船橫跨在野外的渡口。

輕菸薄霧從古老的樹木中陞起。樹底下的寒冷谿流旁,一座橋似乎快要倒塌。遠行的旅人尚未歸來,自己感到痛苦,憂愁無邊。楓葉落下,吳江的鞦天即將結束。

賞析

這首作品以鞦日傍晚的江景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又略帶憂鬱的畫麪。詩中,“江上青山山下路”一句,即勾勒出了廣濶的自然背景,而“茅屋人家臨水住”則增添了一抹人間菸火。雨後的夕陽、聚集的海鷗、橫渡的漁舟,這些元素共同搆成了一幅和諧甯靜的田園風光。然而,“行人千裡未能歸”一句,卻透露出了旅人的孤獨與憂愁,與前文的甯靜形成對比,加深了詩的情感層次。最後,“楓落吳江鞦正暮”不僅點明了時節,也加深了鞦日的蕭瑟感,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

陳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聲伯。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正德初以忤劉瑾謫判六安,瑾誅復起,歷山西提學僉事卒。博洽多聞,工詩、詞、古文,留心風教。有《唐餘紀傳》、《兩山墨談》、《山堂瑣語》、《水南稿》、《渚山堂詩話》、《渚山堂詞話》。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