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琛貢:珍寶貢品。
- 樂浪:古地名,今朝鮮半島的一部分。
- 威儀:莊重的儀態。
- 董生:指董仲舒,西漢時期的著名儒學家。
- 匡國:輔佐國家。
- 季劄:春鞦時期吳國的公子,以博學多才著稱。
- 倭遲:行走緩慢的樣子。
- 陽春:溫煖的春天。
- 黃巖水:可能指黃巖江,位於浙江省。
繙譯
珍寶貢品由中朝使節攜帶,樂浪地區的人民儀態莊重。董仲舒曾作爲輔佐國家的賢士,季劄來訪時能理解詩歌的深意。使者的到來讓皇帝喜形於色,倣彿天意就在咫尺之間。他們將緩慢地走過像鼇背一樣曲折的路途。溫煖的春天不會阻隔黃巖江的水,歸國時正值二月花開的美好時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高麗使者攜帶珍寶貢品來訪明朝的場景,通過提及歷史上的賢士董仲舒和博學的季劄,展現了使者的學識與威儀。詩中“喜動龍顔天咫尺”一句,形象地表達了皇帝對使者到來的喜悅之情,倣彿天意都在支持這次外交活動。結尾提到歸國時正值春煖花開,寓意著兩國關系的和諧與美好。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兩國友好交往的美好祝願。
烏斯道
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字繼善。烏本良弟。與兄俱有學行。長於詩,意興高遠,飄逸出羣。尤精書法。洪武初得有司薦,爲永新縣令,有惠政。後坐事謫戍定遠。放還,卒。有《秋吟稿》、《春草齋集》。
► 314篇诗文
烏斯道的其他作品
- 《 送王公中丞之山南廉訪三首 》 —— [ 明 ] 烏斯道
- 《 讀書樓為天台張隠士賦 》 —— [ 明 ] 烏斯道
- 《 病中興感因成七詩寄蒲庵老禪 》 —— [ 明 ] 烏斯道
- 《 譚節婦 》 —— [ 明 ] 烏斯道
- 《 醉歌行贈定海守禦江將軍 》 —— [ 明 ] 烏斯道
- 《 與揭伯防先生桂彥良重遊東山分韻得鳥字 》 —— [ 明 ] 烏斯道
- 《 送趙以衡歸錢塘其三 》 —— [ 明 ] 烏斯道
- 《 吊錢融堂先生 》 —— [ 明 ] 烏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