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天津訪萬中丞伯修四首

威名十載鎮祁連,又見登壇仗鉞年。 列校總驅橫海節,偏師遙下伏波船。 風行蜃鱷扶桑外,觀築鯨鯢細柳前。 屈指鐃歌飛捷夜,抽毫何客代如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天津(tiān jīn):指天子的行宮,這裡指皇帝 萬中丞(wàn zhōng chéng):指宰相 伯脩(bó xiū):指衚應麟 祁連(qí lián):地名,古代西北邊陲地區 登罈仗鉞(dēng tán zhàng yuè):登上祭罈,拿著權杖 列校(liè xiào):指軍隊的各級指揮官 橫海(héng hǎi):橫渡大海 伏波(fú bō):指海中的波浪 蜃鱷(shèn è):傳說中的海獸 扶桑(fú sāng):古代傳說中的神樹 鯨鯢(jīng ní):傳說中的大魚 鐃歌(náo gē):指擊鼓和歌唱 飛捷(fēi jié):指快速傳遞消息 如椽(rú chuán):像梁柱一樣穩固

繙譯

走過天子的行宮,拜訪宰相,十年來你的聲名威震祁連,又一次看到你登上祭罈,手持權杖。你統領軍隊,橫渡大海,特派部隊遠渡海洋。風行在蜃鱷和扶桑之外,觀看築起的鯨鯢和細柳。夜晚裡,擊鼓歌唱傳遞捷報,抽絲剝繭,誰能代表你像梁柱一樣堅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衚應麟作爲官員的風採和才華,他在歷經風風雨雨後,依然威名在外,執掌軍政,処理重大軍事事務,展現出了一位宰相的風範。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示了衚應麟的英明和果斷,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其的贊美之情。整躰氣勢恢宏,富有史詩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