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趙公邸中夜談因留宿齋頭作

劇語深杯興未闌,平章西第傍金鑾。 高齋敢謂青綾薄,煖閣渾忘白薴寒。 密筱飛霜流藻井,疏桐移月下雕欄。 無勞夜望三臺色,萬仞晴光燭翠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劇語:激烈的言談。
  • 深盃:指飲酒。
  • :盡。
  • 平章:商議,評論。
  • 西第:西邊的宅第,這裡指趙公的府邸。
  • 金鑾:指皇帝的宮殿,這裡比喻趙公府邸的尊貴。
  • 青綾:青色的細絹,古代用以制作貴族的被褥或帷幕。
  • 煖閣:溫煖的閣樓。
  • 白苧:白色的苧麻佈,這裡指簡樸的衣物。
  • 密筱:密集的小竹子。
  • 藻井:古代建築中用於裝飾的天花板。
  • 疏桐:稀疏的桐樹。
  • 雕欄:雕刻精美的欄杆。
  • 三台:古代星名,比喻高官顯貴。
  • :照亮。
  • 翠巒:青翠的山巒。

繙譯

在趙公府邸中激烈地談論,飲酒的興致未盡,我們商議著西邊宅第的尊貴。 我不敢說自己的高齋簡陋,溫煖的閣樓讓我忘記了簡樸衣物的寒冷。 密集的小竹子上的霜花飄落到裝飾華麗的天花板上,稀疏的桐樹隨著月光的移動而映在精美的欄杆上。 無需在夜晚仰望高官顯貴的星象,萬丈晴光照亮了青翠的山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趙公府邸夜談的情景,通過對比府邸的豪華與自身的簡樸,表達了作者對趙公尊貴地位的敬仰以及對夜談氛圍的享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密筱飛霜”、“疏桐移月”,營造出一種靜謐而高雅的夜晚氛圍。結尾的“萬仞晴光燭翠巒”則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同時也隱喻著趙公的榮耀如同晴光一般照耀四方。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