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汪司馬伯玉十首

杖鉞平邊塞,麾戈逐戰場。 風霆流武庫,河鬥燭文昌。 玉帳三韓外,銅標百粵傍。 祗今吉甫頌,猶自播夷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杖鉞:持斧,指執掌兵權。
  • 麾戈:揮動長矛,指揮戰鬥。
  • 風霆:比喻威力或聲勢。
  • 武庫:古代儲藏兵器的倉庫,這裏比喻軍事才能。
  • 河鬥:星宿名,即北斗星,這裏比喻指引方向。
  • 文昌:星宿名,主管文運,這裏比喻文化或智慧。
  • 玉帳:指將軍的帳幕,也泛指軍事指揮場所。
  • 三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三國,這裏泛指邊遠地區。
  • 銅標:銅製的標誌,這裏指界碑或紀念碑。
  • 百粵: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這裏指邊疆地區。
  • 吉甫頌:指《詩經》中的《大雅·吉甫》,讚美周宣王的大臣吉甫的功績。
  • 夷方:古代對邊遠地區的稱呼,這裏指邊疆或外國。

翻譯

手持斧鉞平定邊塞,揮動長矛追逐戰場。 風雷般的威力流露於武庫,北斗星般的光芒照亮文昌。 玉帳設在三韓之外,銅標立於百粵之旁。 如今吉甫的頌歌,依然在夷方傳揚。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汪司馬伯玉的軍事才能和邊疆功績。詩中通過「杖鉞」、「麾戈」等動作描繪了汪司馬的英勇形象,以「風霆」、「河鬥」等自然現象比喻其軍事和智慧的光輝。後兩句提到「玉帳」、「銅標」,展現了汪司馬在邊疆的穩固統治和深遠影響。結尾借用「吉甫頌」,表達了汪司馬的功績如同古代賢臣吉甫一樣,被後人傳頌。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充滿了對汪司馬的敬仰之情。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