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寧寺浮圖送高正父南歸得霜字
天豁西郊半大荒,高秋雲日散微茫。
三千界涌招提色,四十門開舍利光。
易水荒臺傳市駿,羅浮歸路問騎羊。
孤航拂曙河橋別,月滿長堤萬樹霜。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登天寧寺浮圖送高正父南歸得霜字:
- 天寧寺:位於天寧寺山,是一座古寺。
- 浮圖:指在天寧寺山上的建築。
- 高正父:指高正父,可能是一位人名。
- 南歸:往南歸去。
- 得霜字:寫下了「霜」字。
翻譯
登上天寧寺山上的浮圖,送別高正父往南歸去,寫下了「霜」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天寧寺山上送別高正父的情景。天空遼闊,秋高氣爽,雲淡風輕。天寧寺山上的建築在高秋的陽光下顯得微茫散落,周圍景色寧靜而美麗。寺內供奉着珍貴的舍利,散發出神聖的光芒。易水旁的荒臺傳來市駿的馬蹄聲,羅浮山的歸路上有人問起騎羊的事情。在清晨的河橋上,孤舟劃過,高正父與衆人告別,月光灑滿長堤,萬樹上掛滿了霜。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寺廟山上的景色和人物,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畫面。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同黃生過方生仲闇適沙棠入湖曲因寄聲留棹子夜同醉狹斜中 》 —— [ 明 ] 胡應麟
- 《 西山絕頂縱目誦供奉呼吸通帝座及拾遺焉能辯皇州二語臨風咽桑落十數觥沈醉憩大磐石上昏黑乃下 》 —— [ 明 ] 胡應麟
- 《 安二席上重聽輕紅歌作 》 —— [ 明 ] 胡應麟
- 《 寄李惟寅兼訊朱山人汝修 》 —— [ 明 ] 胡應麟
- 《 十九日爲大士誕辰司馬公施像庵中適餘爲友人邀遊別墅奉寄四章 》 —— [ 明 ] 胡應麟
- 《 奉題毗山草堂二首爲中丞潘公讀書處 》 —— [ 明 ] 胡應麟
- 《 富貴曲十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東門行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