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先一夕同吳允兆周元父集宋西寧園亭玩月申旦即席分賦得郊字

秋半園林易水郊,郇廚頻出大官殽。 茅堂一葉霜華下,桂殿千花月色交。 極目蟾蜍初展鏡,驚心烏鵲未安巢。 清光儻爲侯門駐,後夜重攜上客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半:秋季過半,即中秋時節。
  • 易水郊:易水,河流名,此處指郊外的水邊。
  • 郇廚:指貴族的廚房,這裏借指豐盛的宴席。
  • 大官殽:大官,古代官職名,這裏指高級官員;殽,同「餚」,指菜餚。
  • 茅堂:簡陋的房屋,這裏指園亭。
  • 霜華:霜花,指霜。
  • 桂殿:指月宮,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
  • 千花月色交:形容月光下的花朵繁多,月色與花影交織。
  • 蟾蜍:指月亮,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
  • 展鏡:比喻月亮初升,如鏡初展。
  • 烏鵲未安巢:烏鵲,指喜鵲,傳說中七夕時烏鵲會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這裏可能指中秋之夜烏鵲尚未歸巢。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侯門:貴族的府邸。
  • 上客:尊貴的客人。

翻譯

中秋前夕,我們在郊外易水邊的園林中聚會,享受着貴族般豐盛的宴席。園亭簡陋,但一片片霜花落下,月宮中的桂樹下,千朵花兒在月光中交相輝映。我們極目遠眺,初升的月亮如鏡初展,令人驚歎;而烏鵲尚未歸巢,讓人心生不安。如果這明亮的月光能爲貴族府邸停留,那麼後半夜我們這些尊貴的客人將再次攜伴敲門,共賞月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前夕在郊外園林中賞月的情景,通過「秋半」、「易水郊」等詞語點明瞭時節和地點,以「郇廚」、「大官殽」形容宴席的豐盛。詩中「茅堂一葉霜華下,桂殿千花月色交」一句,巧妙地將霜花、桂樹、月光和花朵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美麗的意境。後兩句則通過「蟾蜍初展鏡」和「烏鵲未安巢」兩個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對月亮的讚美和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感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中秋月色的獨特感受和藝術表達。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