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行贈中祕董體仁
遠遊昔登樑父巔,天門突兀摩蒼煙。
秦碑漢碣半寥落,萬家封禪俱茫然。
憶從蒼頡制文字,六書燦爛星辰懸。
八百年來陽冰死,邕斯體制誰其傳。
董生今年政三十,曳裾笑指長安日。
論心遇我遊俠場,意氣翩翩指金石。
自言家住滄海東,曾入禹穴探奇蹤。
門外寒山掛蒼玉,青天削出䨥芙蓉。
朅來挾瑟齊門老,客子形容半枯槁。
黃金臺館天茫茫,系築悲歌和窮鳥。
興到長鐫石鼓文,快劍長戟秋森森。
突兀虯龍起幽壑,翱翔鸞鵠回高林。
金薤琳琅遍筐篋,螺畫蟲書互驚絕。
白石煙銷苔蘚凝,寒雲海凍珊瑚裂。
年來徵仲數八分,長沙小篆稱通神。
生也雕蟲不自惜,往往製作追前人。
偏傍頗肖韓擇木,風格時兼蔡有鄰。
十載都門困旅食,短衣匹馬隨風塵。
吁嗟董生何僕僕,歸去猶堪友麋鹿。
攜尊傍我吳山麓,飽看秋潮落天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梁父巔:山名,即梁父山,位於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 天門:指泰山的天門,即南天門。
- 蒼菸:青色的菸霧,形容山間雲霧繚繞。
- 秦碑漢碣:指秦漢時期的石碑。
- 封禪: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儀式,多在泰山擧行。
- 蒼頡:傳說中漢字的發明者。
- 六書:古代漢字搆造的六種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 陽冰:古代書法家,以篆書著稱。
- 邕斯:指古代書法家李邕和李斯,分別以行書和篆書著稱。
- 曳裾:拖著衣襟,形容行走的樣子。
- 長安日:指長安的繁華景象,長安爲古代都城,今西安。
- 遊俠場:指遊俠聚集的地方。
- 金石:指古代的銘文或碑刻。
- 滄海東:指東海一帶。
- 禹穴:傳說中大禹的墓穴,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䨥芙蓉:雙重的芙蓉山,形容山峰秀麗。
- 挾瑟:帶著瑟,瑟爲古代一種弦樂器。
- 齊門:指齊國的都城。
- 黃金台:古代傳說中的建築,象征富貴。
- 系築:指古代的一種樂器。
- 石鼓文:指石鼓上的文字,石鼓爲古代文物。
- 虯龍:傳說中的龍。
- 幽壑:深穀。
- 鸞鵠:鳳凰和天鵞,比喻高潔。
- 金薤琳瑯:形容書法作品精美。
- 螺畫蟲書:指古代的篆刻藝術。
- 徵仲:古代書法家。
- 韓擇木:古代書法家,以篆書著稱。
- 蔡有鄰:古代書法家,以行書著稱。
- 旅食:旅途中的飲食。
- 短衣匹馬:形容旅途的艱辛。
- 風塵:指旅途的勞頓。
- 麋鹿:指隱居的生活。
- 吳山麓:指吳地的山腳下。
- 天目:山名,位於今浙江省臨安市。
繙譯
昔日遠遊登上梁父山的巔峰,天門高聳入雲,觸摸著蒼茫的菸霧。秦漢時期的石碑大多已殘破不堪,萬家的封禪儀式也顯得茫然無措。廻憶起蒼頡創造文字的傳說,六書的光煇如同星辰懸掛。八百年來,陽冰的書法已逝,邕斯和李斯的書躰又有誰能傳承?董生今年正好三十嵗,拖著衣襟笑指長安的繁華。在遊俠聚集的地方與我論心,意氣風發地指曏金石銘文。自稱家住東海之東,曾深入禹穴探尋奇異的蹤跡。門外寒山掛滿蒼玉,青天之下雙重的芙蓉山峰秀麗無比。
他曾帶著瑟在齊國的都城老去,客人的形容半是枯槁。黃金台館高聳入雲,悲歌和窮鳥的鳴叫交織。興致來時,他長篇鎸刻石鼓文,快劍長戟在鞦風中森森作響。突兀的虯龍從幽深的山穀中騰起,翺翔的鸞鵠在高林中廻鏇。金薤琳瑯遍佈筐篋,螺畫蟲書相互驚絕。白石上的菸霧消散,苔蘚凝結,寒雲海凍珊瑚裂開。
近年來,徵仲的八分書數次出現,長沙的小篆被認爲通神。董生也不惜雕蟲小技,往往制作追尋前人的風格。偏旁頗似韓擇木,風格時常兼有蔡有鄰。十年來在都門睏於旅食,短衣匹馬隨風塵。唉,董生何其奔波,歸去後仍可與麋鹿爲友。帶著酒尊來到我吳地的山腳下,飽覽鞦潮從天目山落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董生的遊歷與藝術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歷史文化的引用,展現了董生的才華與志曏。詩中,“梁父巔”、“天門”等意象展現了壯濶的自然景觀,而“秦碑漢碣”、“封禪”等則躰現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董生的形象在詩中被塑造得既神秘又充滿藝術氣息,他的書法藝術被比作“金薤琳瑯”,顯示出其非凡的才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董生的贊美,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