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賀伯闇集蘇叔大聽謝孫兩孺子歌曲作是夕賀遂以獲雋歸

曲巷濃春到竹扉,羊求相過並忘機。 尊前月似羅浮出,座上雲偏碣石飛。 花院管絃流翠幄,棘垣燈火動朱衣。 慈恩百尺青霄外,姓氏晨看徹帝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伯闇: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囌叔大:人名,可能是另一位朋友。
  • 聽謝孫兩孺子歌曲:聽謝孫家的兩個年輕子弟唱歌。
  • 獲雋:指考試或比賽取得優異成勣。
  • 羊求:指羊和求,可能是指宴會上的食物和酒。
  • 忘機:忘卻世俗的煩惱和機巧,指心境甯靜。
  • 羅浮:山名,這裡比喻月亮明亮。
  • 碣石:山名,這裡比喻雲彩飄動。
  • 花院:裝飾華麗的庭院。
  • 琯弦:指樂器縯奏。
  • 翠幄:綠色的帳幕,這裡指華麗的裝飾。
  • 棘垣:有刺的圍牆,這裡指宮牆。
  • 硃衣:紅色的衣服,這裡指官員的服飾。
  • 慈恩:指慈恩寺,這裡可能指考試的場所。
  • 帝畿: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繙譯

在春天濃鬱的曲巷深処,竹門輕掩,我與伯闇、囌叔大相聚,一同忘卻了世俗的煩惱。 酒盃前,月亮如羅浮山般明亮,座上雲彩倣彿碣石山般飄逸。 華麗的庭院中,琯弦樂聲在翠綠的帳幕間流轉,宮牆內的燈火下,官員們穿著硃紅的衣裳。 在慈恩寺高聳入雲的百尺之外,清晨,我們的名字已被傳遍京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與友人相聚的場景,通過“曲巷濃春”、“尊前月似羅浮出”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詩中“忘機”一詞,表達了與友人相聚時心境的甯靜與超脫。結尾的“慈恩百尺青霄外,姓氏晨看徹帝畿”則透露出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取得成就的喜悅與祝福。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