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鍊繡衣昭君詞

· 倪謙
鳥聲愁聽不如歸,此地忻無杜宇飛。 玉漏寧聞催曉箭,翠裘空念警宵衣。 銀釭蘭燼噓晴焰,石鼎茶煙颺煖霏。 眼盻宮車勞望幸,回思往事總成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衚鍊(hú lià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
  • 綉衣(xiù yī):華麗的衣服。
  • 昭君(zhāo jūn):漢代王昭君,漢元帝的王後,因被匈奴俘虜而成爲匈奴單於的王妃。
  • 杜宇(dù yǔ):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象征著忠貞。
  • 玉漏(yù lòu):古代計時器。
  • 曉箭(xiǎo jiàn):古代計時器。
  • 翠裘(cuì qiú):翠綠色的貂皮衣服。
  • 警宵(jǐng xiāo):守夜。
  • 銀釭(yín gāng):古代用銀制成的燈台。
  • 蘭燼(lán jìn):蘭花燃燒後的餘燼。
  • 石鼎(shí dǐng):石制的鼎,古代烹飪用具。
  • 飏煖霏(yáng nuǎn fēi):飄渺的菸霧。
  • 眼盻(yǎn wèi):眼巴巴地盼望。
  • 宮車(gōng chē):皇宮裡的車輛。

繙譯

鳥兒的悲鳴讓人感到憂傷,但不如廻家的歡樂。在這裡,沒有杜宇飛翔的歡樂。玉漏的聲音也不再提醒黎明即將到來,翠綠的貂皮衣服也衹能空想著守夜的時光。銀制燈台上的蘭花燃燒殆盡,石制鼎裡的茶菸飄渺繚繞。眼巴巴地盼望著皇宮裡的車輛,廻想往事,卻發現一切都已成爲過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懷唸過去時的心情。詩人通過描寫環境中的細節,如鳥兒的悲鳴、玉漏的聲音、翠裘的空想、銀釭上的蘭燼、石鼎中的茶菸等,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的失落。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對物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畱戀。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